发布时间:2020-12-30 来源:中餐工业化研究中心
传统中餐食品是指生产历史悠久,用传统加工工艺,反映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食品,它是一个民族长期适应的自然选择。然而,随着食品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进步,中国的传统食品的规模化受到了严峻挑战。传统餐饮行业由于总体上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薄弱,生产技术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以及安全性等问题而严重影响了我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进程。同时,传统中餐食品的专业化人才培养与学科创新需求迫切。中式菜肴的发展方向是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发展,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餐饮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对于提升餐饮食品安全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餐工业化是餐饮业创新与发展的方向,为中餐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中餐工业化通过标准化、工业化、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集中采购、加工、配送,降本增效,为中餐产业化创新与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与其同时,中央厨房生产模式具有集约化、标准化、工业化等优点,可有效克服传统食品工业化的产业发展瓶颈。然而,由于中餐品种繁多、业态复杂,产品标准化与规模化生产难以协调与统一、我国餐饮食品加工共性技术、装备研究与生产应用还相对落后,专业中央厨房建设规模和相关标准、规范、技术、装备水平、运营体系等总体有待提高。因此,成立“中餐工业化研究中心”,对加快本行业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推动传统食品产业的工业化升级,对促进中国传统食品产业发展,推进我院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与时俱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人员前期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央厨房配餐食品开发及其清洁化生产、配送技术与装备”、“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中式菜肴与预制调理食品流通与货架期寿命控制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食品非热加工装备开发与新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开展了传统中式菜肴和中央厨房装备的研发工作,拥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相关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地保障中心研究内容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
本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中式菜肴与预制调理食品其成品和半成品制作关键技术研究、中式自动化中央厨房成套装备研发与示范、食材调理、菜肴烹饪的关键技术、重点中式主食产业化关键技术、自动定量与包装关键技术、包装材料及装备、产品关键杀(减)菌技术、复热加工技术等。本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有应用现代食品高新技术,推动中国传统食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深化传统食品从原料到餐桌全流程的质量标准,加强传统食品加工的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中央厨房与快餐食品、调理食品的结合,开发方便化、功能化的传统食品等。
研究中心设主任1人,副主任1-2人。中心主任对研究中心的日常学术活动、梯队建设、资源管理等全面负责。中心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某个方面的工作。研究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主任1名,其主要职责是处理中心日常行政事物,负责科研项目工程研究中心的管理,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任命。在具体管理上,实行中心主任、研究方向负责人二级管理,其中以研究方向为主的研究小组是中心的基本单位。同时,研究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是研究中心的学术权威和指导机构。学术委员会由中心在编研究人员和外聘相关领域在科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设主任1人 ,副主任2人,另设常务秘书1人。中心的研究方向将以学院的发展方向和学校的一流学科建设方向为基础,开设本科生及研究生相关课程,通过争取横向与纵向课题,组织学院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夯实学课建设内涵,增加学院发展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餐业工业化研究中心隶属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由原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和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食品工程系于1995年合并而成。学院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下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生物工程3个系和实验教学中心。覆盖食品科学与工程1个学科;具有一级专业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和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00余名、全日制研究生700余名。共有145名教职工,其中教授(含研究员等正高级职称)45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等副高级职称)64人。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餐工业化专业委员会
简要介绍: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中餐工业化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catering Industrialization Committee of Chinese Catering Industry(CICC,是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所属的分支机构,按照《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章程》和本委员会工作条例开展工作,主要由及国内外中餐产业技术、标准、装备、生产加工等领域的企业、社团组织、专家学者、相关单位的代表及个人自愿组成。专委会宗旨:遵守联合会章程,以服务会员为核心,团结海内、外中餐产业技术、标准、装备、生产加工等领域的有识之士,通过开展多种交流活动,搭建与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促进中餐技术创新,推动中餐行业进步,完善中餐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新技术、装备在中餐领域的应用,提升中餐行业生产力水平。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培养专业人才,树立示范企业。不断实践中餐业的标准化、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方式,促进中餐产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
(一)推动餐饮产业模式的创新与升级。不断探索中餐业集约化的采购、标准化的生产、规范化的管理等生产方式。推进中央厨房、加工配送中心等新业态的示范,促进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二)进行专家团队建设。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技术培训和实践基地,制定教材和课程大纲,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论坛活动,形成集烹饪、食品、营养等相关专业人才储备。
(三)开展理论研究与科研活动。通过对餐饮工艺、技术、装备的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完善中餐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装备的开发,努力实现关键装备的创新,促进中餐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共同建立跨部门、跨学校的科研创新团队,联合申报,承接政府、企业等有关部门委托的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联合开展产学研活动。
(四)组织考察交流与培训项目。推动专委会委员与国际国内院校建立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举办相关培训、论坛和展会。
(五)推动中餐标准化进程。制定中餐业标准化发展规划,推进中餐标准化建设的可操作性,积极开展中餐标准化的应用性研究,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决策和咨询服务。
(六)强化餐饮业中央厨房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整合餐饮食品与中央厨房装备相关资源,展开新产品的研发,建立标准化食材与技术装备供应体系。
组织机构:
主席:
蔡永峰 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副主席:
刘葆扬 味千(控股)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曙晖 正大集团北京总部市场部资深总裁
王 刚 北京眉州东坡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仲康 原中国罐头工业协会理事长
饶平凡 浙江大学教授
卢 一 四川旅游学院院长
方桂欣 北京吉野家快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蒲凌龙 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王文涛 中食健坤(北京)营养餐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李 诚 燕诚神州集团总经理
刘 滨 味食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全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邹小波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秘书长:
李全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副秘书长:
杨 瑞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联系电话:86-10-66094181